2023-03-28 14:42:09 来源:
桐山溪畔,彩虹桥下,伴随着潺潺溪水声,一幅幅精致的纸雕灯作品映入眼帘。八幅纸雕灯作品所展示的别样景致,曾是福鼎市一道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,现今仅存于福鼎人民的记忆当中的“桐山八景”。
“桐山八景”是福鼎人文文化的重要体现,也是桐山人共同的回忆。“桐山八景”分别为“石湖春涨”“栖林烟雨”“玉塘秋色”“龙山霁雪”“双髻凌云”“昭明夕照”“罾坪渔火”“圆觉晓钟”。这八景的取名可大有讲究,它以四季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、四方“东、西、南、北”为序,包含了一日中“凌晨、傍晚、夜间、拂晓”四时、“日、云、雨、雪”四种天气。历史上有许多状元、理学家、文学家均在此地留下足迹与诗文。
接着下来,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“桐山八景”吧。
石湖春涨
石湖位于福鼎市桐城街道龙山溪石湖小区,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石湖桥就位于此地。石湖桥最早是木桥,现在留下的是明代建成的石桥,这里以前是龙山溪下渡口,海水可以涨潮到石湖桥下。石湖桥到春牛亭一带,每年春耕时节,县太爷要在这里祭春,并且亲自牵着耕牛下田“开犁”,每逢此时周边桃红柳绿,男男女女来这里春游踏青,非常热闹。
栖林烟雨
栖林寺位于福鼎市桐城街道柯岭村柯岭自然村鳌峰山下,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(938年),也是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。南宋状元王十朋曾题诗:“我如倦鸟欲栖林,喜见禅僧栖处深。家住梅花小溪上,一枝聊慰北归心。”夏季,暴雨来临,雨落如麻,栖林寺以及后面的鳌峰山在烟雨间,若隐若现。“树色苍茫里,烟雨迷栖林。”这便是栖林烟雨的由来。
玉塘秋色
玉塘城堡又名塘底堡,位于福鼎市桐城街道玉塘村,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,是重要的抗倭基地,当年抗倭将领戚继光曾驻兵于此,2013年被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。玉塘面海背山,山上多枫树,到了深秋时节,山上红绿相间,山中看海、海上看山妙趣横生。
龙山霁雪
龙山现如今是福鼎市区的核心部分,在过去龙山还是郊区,是距县城不远的一座高山,山势巍峨,绵延数里。每值隆冬大雪之后,满山银装素裹,此时便有“龙山如玉龙,霁雪舞当空”的美妙意境了。曾有古诗赞曰:“放眼平沙雪乍晴,神龙首尾渐分明。乱琼摇日牛蹄滑,飞絮因风马足轻。”
双髻凌云
双髻山,在桐江溪东侧,因双峰并峙,像古代女子的发髻,故名曰双髻山。“前有枕头山,山顶一览轩”,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,清晨远眺双髻山,山峦重叠、层层山、重重雾、层层山峦云断路,美不胜收。
昭明夕照
昭明寺位于福鼎市城西3.5公里的鳌峰山顶,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年),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,相传是昭明太子萧统所建,所以称为昭明寺。位于桐山城西北鳌峰山之昭明寺周边,鳌峰山地势险峻,正面只有险道“十八盘”可通山顶。若晴日傍晚登山览胜,则一幅夕阳与寺庙交相辉映,暮鼓与经声互为颂扬的美妙情景便会如约而至,正所谓:“昭明古刹千般景,夕照菩提考寿年。”
罾坪渔火
罾坪村位于山前街道梅溪,村民们祖祖辈辈都以罾排讨海为生,故称为罾坪。罾坪曾是桐山城东南近海之渔港,每当夏秋季节夜幕降临,便有满载而归的渔船高挂渔灯,恰如火龙般逶迤进港。其时,渔灯点缀的港湾犹如天上的繁星,煞是美妙好看,有古莽先生作诗赞曰:“渔港秋收老少忙,归航落日伴霞光。星星渔火相辉耀,阵阵渔歌湾海长!”
圆觉晓钟
圆觉寺位于桐山街道西园路福全山,如今福鼎一中校园内,其肇始于明永乐年间,乃本地高氏之祠堂、宗庙和族内学堂。数百年来,圆觉寺香火鼎盛,其晨晓钟声,糅合着周围民居的炊烟,与学子朗朗的读书声构成了桐山城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。
福鼎市以“母亲河”桐山溪为依托,向市民讲述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,就像“桐山八景”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,蕴存着城市的文化信息,见证着城市的历史足迹,也承载着老桐山人的美好记忆。(作者:游灿典)
【免责声明: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。本文所涉文、图、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。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、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亦不构成任何购买、投资等建议,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。】